
立冬,二十四節氣之一,斗指西北為立冬,太陽黃經為225°,于公歷11月7-8日之間立冬
冬者 ,終也 ,萬物收藏也
立冬是季節類節氣,立冬表示冬季自此開始。立冬過后,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,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。立冬,在古代社會是民間“四時八節”之一。
氣候特點
立冬的三候為:“一候水始冰;二候地始凍;三候雉入大水為蜃。”
一/二
一候水始冰,二候地始凍,冬季的開始,這兩候直觀地表現了立冬前后天氣的變化情況。
三
一候水始冰,二候地始凍,冬季的開始,這兩候直觀地表現了立冬前后天氣的變化情況。
立冬養生
吃餃子,因為餃子是來源于“交子之時”的說法。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,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,故“交”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
補冬,冬季我們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,狗肉、羊肉、牛肉、雞肉、鹿肉、蝦、鴿、鵪鶉、海參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,產熱量多,御寒效果最好。
民間習俗
賀冬,“秋收冬藏”,也是享受豐收、休養生息的季節,人們一般都要舉行祭祀活動。在中國民間有祭祖、飲宴、卜歲等習俗,以時令佳品向祖靈祭祀,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,祈求上天賜給來歲的豐年,農民自己亦獲得飲酒與休息的酬勞。
補冬,諺語“立冬補冬,補嘴空”就是最好的比喻。立冬意味著進入寒冷的季節,人們傾向進食可以驅寒的食物。在南方,人們會吃些滋陰補陽,熱量較高的食物,如雞鴨魚肉等,有的還會和中藥一起煮來增加藥補的功效。
立冬詩詞
明·王稚登《立冬》
秋風吹盡舊庭柯,黃葉丹楓客里過。
一點禪燈半輪月,今宵寒較昨宵多。